新聞中心

美通過1兆美元基建方案 為電動車產業帶來一大挹注

美國上周五通過規模1兆美元的基建法案,將為全美電動車充電網路帶來一大利多,內容包括投入50億美元擴建全美高速公路充電站,注資25億美元補助電動校車等。美總統拜登表示他會儘快簽署該法案。

2021-11-08

迎電動車浪潮 首座汽車充電站 年底登場

繼建置電動機車充換電站後,中油也將展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布局。依經濟部指示,規劃於2021~2025年合計設置59槍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第一個電動汽車充電站將於年底登場。

2021-11-08

澳洲推廣電動車 追加1.3億美元設充電站

澳洲將在全國增設氫燃料補充站及充電站,鼓勵電動車銷售並降低排碳量。

2021-11-10

韓國電動車進軍印尼

現代汽車赴印尼設廠,放眼東南亞電動車市場。

2021-11-07

一台電動車將用到2萬到3萬顆被動元件 華科焦佑衡:將在台灣、大馬、中國擴產

華科事業群計劃擴大亞洲地區的產能,該公司表示近期需求可能會下降,但該公司放眼未來幾年,5G網路和電動汽車等新興產業將拉動零組件的需求增長。PSA已經在中國、日本、馬來西亞及台灣擁有40個生產基地。他說,這種多元化生產足跡,有助於減輕新冠疫情、地緣政治因素、中國意外限電的影響。

2021-11-05

電動車SiC半導體 工研院︰台廠布局待整合

台灣廠商紛布局SiC半導體,須整合下游系統業者,以強化國際競爭力。工研院產科所昨指出,車用半導體朝向人工智慧和電動車應用發展,電動車帶動化合物半導體碳化矽(SiC)功率元件需求看好。

2021-11-05

鴻海攜手工研院 自駕技術落地台灣

鴻海科技日展示了鴻海MIH在電動車方面的布局,從百萬元以下的平價電動車、高階電動轎車到電動大巴。工研院機械所數位長揭密未來鴻海電動車的駕駛系統如何構成。

2021-11-04

Tesla改變電池策略為哪樁?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宣告在全球銷售的標準行程電動車,包括Model 3及Model Y車款將改用磷酸鋰鐵電池,由於電動車的製造成本中,電池所占比重極高,為降低電動車電池成本

2021-11-04

ESG與電動車 引領資本市場趨勢

在全球氣候變遷、國際致力於淨零碳排目標趨勢下,加速帶動全球電動車市場成長需求。疫情持續影響全球經濟與產業供應鏈,加速企業永續經營意識的崛起,企業落實ESG達成永續發展已成顯學,投資人也日益重視ESG永續投資關鍵議題。

2021-11-04

工商社論》兩類電動車產業生態系的未來展望

2050年台灣碳中和達標,電動車將可能有AB兩類產業生態系,A類是外充電能的電動車,B類是如上所述使用綠色甲醇的電動車

2021-11-04

歐洲自動化先進論壇力助台灣產業掌握電動車商機

歐洲自動化先進論壇精銳技術盡出,力助台灣產業掌握電動車商機。過去未能順利打進汽車領域的台灣企業,在此一變革中將可有機會切入市場,在汽車供應鏈取得重要位置。

2021-11-03

美國試圖重塑全球供應鏈 韓國電動車電池業恐面臨嚴重打擊

韓國經濟研究所在最新發佈的報告中指出,美國繼續重塑全球供應鏈,可能會對嚴重依賴中國原材料的韓國電動汽車(EV)電池和製藥業造成嚴重打擊。

2021-11-03

ICT產業+電動機車產值 拚逾2兆

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指出,以整體製造業的角度分析,電動機車產業在傳統油車的六大系統之上,加上車用智慧控制等系統,不僅延續既有的上游基礎材料工業,在零件與生產批發、銷售通路上,更能做到共榮共存、擴大整體產值,將可帶動2.1兆的基礎工業配件及製造業發展。

2021-11-01

強化電動車、電子設備散熱性,3M 研發全新氮化硼散熱填料

3M 今日宣布推出全新兩款氮化硼散熱填料,分別是 CFA100 與 CFA150;兩者均由軟性團聚球狀氮化硼組成,可提供比片狀或板狀產品更好的垂直方向導熱性,其柔軟性有助於降低沾黏的問題,並且易於加工,對設備的磨損較小。

2021-11-01

東元、鴻海積極搶攻!電動車「核心電驅動力系統」成必爭之地

電動車商機可期,核心電驅動力系統也成兵家必爭之地,歐美日中等供應鏈大廠積極搶攻,台廠東元和鴻海等也冒出頭。

2021-10-31

1.75兆美元支出案大力推動電動車 底特律三大車廠獲成最大贏家

1.75兆美元支出案大力推動電動車 底特律三大車廠獲成最大贏家

2021-10-30

台美合作發展電動車 AIT:台灣是可信賴安全供應鏈

AIT處長孫曉雅表示,電動車是美國在減碳政策下的重要趨勢,台灣不但在自動駕駛及關鍵零件等佔重要地位,更是美國關鍵的可信賴合作夥伴;在電動車、半導體及綠能上,美國都會與台灣共同合作確保供應鏈安全。

2021-10-30

2021年印太商業論壇 台灣主題聚焦電動車韌性供應鏈

第四屆印太商業論壇(IPBF)於29日線上舉行,並以永續及創新為題。外貿協會與美國在台協會(AIT)共同為台灣在此論壇中爭取到公開參與機會,並以今年最熱門的電動車產業為主題「打造未來電動車的韌性供應鏈」。

2021-10-29

三方勢力混戰 電動車市場究竟會有多大?

資策會市場情報研究所產業分析師蘇奕霖指出,從政策推動、充電設施、價格三大因素來看,到2030年時,全球電動車的累積數量,可望從2020年的1100萬輛左右,成長至2億3000萬輛至1億4500萬輛之間,三大因素當中,政策的影響最大。

2021-10-29

跟特斯拉同款電池!Panasonic獲美國電動車新創Canoo長約,這點性能勝過其他家

據日經新聞報導,Panasonic跟美國新創電動車廠Canoo簽訂長期合約,自2022年供應車用電池給Canoo,且會採用與Tesla同款的產品。

202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