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關於聯盟
新聞中心
會員名錄
大客車整合
電池系統
電機系統
電控系統
充電系統
智慧化系統
其他零組件
營運單位
標準測試及驗證單位
學術機構
研究機構
服務專區
會員登入
關於聯盟
新聞中心
會員名錄
大客車整合
電池系統
電機系統
電控系統
充電系統
智慧化系統
其他零組件
營運單位
標準測試及驗證單位
學術機構
研究機構
服務專區
首頁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產業消息
會員動態
法規資訊
活動公告
華城擴電動車版圖 計畫年底建置超過50座DC充電站及500支AC充電樁
華城電機轉投資華城電能為擴張電動車充電市場版圖,辦理現金增資,引進中租旗下中租能源、宏碁兩策略性投資人,計畫2022年底前完成超過30座DC直流快充站及500座AC交流充電樁建置。
2022-01-19
《DJ在線》電池材料隨電動車起飛,兩大陣營各有發展
法人持續看好電動車電池材料供應商前景,預期三元電池材料廠商康普、美琪瑪與磷酸鋰鐵材料商立凱後市需求續好,未來將依據其材料特性,各自在高續航乘用車以及商用車與中低續航乘用車市場擁有一席之地。
2022-01-19
宣明智:電動車產值估達6兆美元 台灣將成全球IC設計重鎮
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19日接受專訪指出,整體電動車產業約莫是 6 兆美元,是相當不得了的數字,尤其未來電動車需要用到更多半導體,台灣將被依賴更多,更看好台灣 IC 設計未來全球市占率將自 25%,攀升至 45-50%,成為全球 IC 設計重鎮。
2022-01-19
致茂併美商ESS 強化電動車/5G/生醫檢測設備布局
致茂於17日宣布併購美商ESS公司(Environmental Stress Systems, Inc.)100%股份;公司表示,此舉可擴大致茂在半導體測試設備溫度控制的能量,強化於航太、電動/自駕車、5G、AIoT等新市場的部署。
2022-01-18
胡連電動車布局進入收割期 今年營運再戰新高
車用連接器廠胡連去年營收改寫新高,展望今年,胡連董事長張子雄表示,今年營運可望雙位數成長,希望營收、獲利均能挑戰新高,隨著電動車新客戶及新開案挹注需求暢旺。
2022-01-18
各車廠齊猛催 2022年是電動車普及率加速年
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2021年全球電動車展望》報告統計,2020年電動車的新車掛牌數激增41%,同期全球車市的新車掛牌數量則萎縮六分之一,可見電動車正迅速成長。
2022-01-18
《電子零件》電動車零件需求強 健和興Q1業績拚年增
電動車相關零組件需求強勁,端子廠健和興(3003)今年第1季展望樂觀,健和興表示,今年第1季可望優於去年同期。
2022-01-18
寧德時代發表 EVOGO 換電品牌,跨品牌跨車型的電動車新補電方案
全球電動車電池龍頭寧德時代(CATL),今日發表 EVOGO 換電服務新品牌,以全新設計的電池、換電站和 App 應用,建構出截然不同的電動車生態。
2022-01-18
台南5路電動公車啟用 15輛陸續上線
台南市5路電動公車今天啟用,15輛配備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的電動公車將陸續上線,也將讓台南電動公車總數達到50輛,持續向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的目標邁進。
2022-01-18
找尋再利用 加值二次鋰電池處理技術
因應電動車的蓬勃發展及鋰電池正極材料大量需求,環保署與工研院投入將廢二次鋰電池的黑粉,提純成為價值較高,且純度較高的硫酸鈷、氧化鈷,可作為鋰電池正極材料的化工原料。
2022-01-18
《半導體》電動車未來10年疾駛 外資點名新唐受惠
美系外資在最新公布的電池產業藍皮書中表示,電池經濟將重塑世界,電動車就是焦點,且認為電池市場成長不是新聞,反倒是市場多忽略了電池管理晶片(BMIC)的成長性,點名新唐(4919)因收購松下半導體,可提供最全面的產品,給予加碼評等、目標價由200元調升到212元。
2022-01-17
迎電動車世代 英石油巨擘擴建7萬個充電站
在全球減碳的共識下,促進電動車普及化,根據英國石油公司(BP)最新研究指出,其快速充電業務「BP Pulse」的利潤已接近一般加油站的獲利,且需求持續增加,預計到了2025年,該部門可以轉虧為盈。
2022-01-17
產業分析》大摩:電動車帶動電池管理IC成長 新唐最看好
報告指出,BMIC(電池管理IC)是電動車趨勢和中國發展半導體本土化的一大要素。大摩預計2020到2030年的潛在市場規模(TAM)年複合成長率為13%,其中車用BMIC將成長17%。新唐(4919)預計會是直接受惠者。
2022-01-17
歐洲電動車銷售首見超過柴油車! 因政府補貼和碳排規定
拜德國和其他地區的政府補貼,和2020年起要求歐盟製造商銷售更多低碳汽車的嚴格法規之賜,電動車銷售一直在穩定成長。
2022-01-17
《研究報告》政策鋪路 電動車2022衝刺
電動車受到主要國家政策持續力挺,提出嚴格排放規範,及燃油車逐步退場時程,研究機構對全球電動車市抱持更樂觀看法,預估2020~2025年銷量年複合增長率(CAGR)將達45%,2025年銷量可望達2,000萬輛。
2022-01-14
環科 搶攻雷達、電動車領域
環科董事長歐正明表示,公司2022年打算透過旗下越南廠,幫某家機車客戶組裝電動機車,並供應充電器及電源供應器等產品。
2022-01-14
電池成長將超越電動車
全世界掀起電動車浪潮,不僅促使汽車產業積極轉型,且對電池需求成長速度快過電動車,其引發的「電池荒」有望成為市場下一個投資契機。
2022-01-14
用橡膠製做電解質?美科學家有望打造更安全持久鋰電池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研發出高導電度的橡膠材料,利用這種彈性電解質,有望打造更安全、續航里程更長電動車電池。
2022-01-14
MIH聯盟與Autoware合作 有助鴻海攻電動車自駕
鴻海推動的MIH電動車開放聯盟與Autoware基金會合作,共同研發電動車自駕解決方案。對於鴻海集團、MIH聯盟、鴻海與裕隆合資設立的鴻華先進來說,與Autoware合作,可為其他汽車製造商和電動車新創公司,提供車輛設計並執行服務。
2022-01-13
劉揚偉:電動車三電 2024年台灣自製率90%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昨天表示,打造MIH開放電動車聯盟,最大的困難在於取得傳統業者與ICT同業信任,而目前疫情造成的缺料問題在短期內不易解決,長期而言將挑戰供應鏈結構,會成為台灣的機會。他預估2024年台灣產業在電動車的電控、電機與電池等「三電」自製率能達90%。
2022-01-13
1
...
16
17
18
19
20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