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上,鴻海向外界展示三款電動車,休旅車Model C 、商務轎車Model E,以及電動巴士Model T,距離鴻海正式宣布投入電動車領域,不過一年的時間,已經可以看到鴻海的速度與效率。

 

今(12)日登場的法說會上,電動車依然是所有法人、媒體關注焦點,董事長劉揚偉盤點了,鴻海在全球市場的電動車進度,最先登場的,會是在明年正式在台灣販售的電動巴士Model T,而美國電動皮卡車款,最快明年第3季就會開始生產。

 

布局區域製造,台灣電動大巴成首發

 

無論是劉揚偉的簡報,或是法人的提問,幾乎都圍繞在明日之星—「電動車業務」上,鴻海用效率跟速度端出實際成品,以及幾乎每個月都有的新合作案,展現在電動車領域的實力。

 

劉揚偉說,速度最快的會是電動巴士Model T,明年(2022)上半年,就會在台灣正式銷售,「這將是鴻海的EV整車事業,第一個銷售的產品。」從劉揚偉的這句話,不難看出這個里程碑在鴻海內部的重量。

 

同時,鴻海積極建立電動車出海口,鴻海規劃把全球分為5、6個區域,並採用營運本地化(BOL)的模式,來布局區域製造,劉揚偉認為,在BOL模式下,透過營運供應鏈在地化,讓本地公司參與營運,共享成果與成長,可以擴大下游出海口,增加零組件市場份額,達到讓雙方國家雙贏的目標,目前也都有了進展。

 

中東市場也有專案,劉揚偉:工廠年產12~15萬輛,才會開始賺錢

 

從時間點來劃分,明年上半年,在中國會跟Gogoro合作,製造電池模組和建立換電站;此外,劉揚偉表示,北美客戶的需求增大,已經超過現在的產能,墨西哥現有車規車用工廠,也會配合客戶需求擴廠。

 

明年下半年,今年10月,鴻海以2.3億美元,相當於64億台幣買下美電動皮卡新創Lordstown,在俄亥俄州地廠房,除了透過鴻海的資源協助量產,雙方也規劃共同開發新車。

 

劉揚偉表示,Lordstown 的Endurance電動皮卡車款,最快第3季開始生產並貢獻營收;在泰國與泰國國家石油(PTT)的合作案,會在今年底前設立合資公司,鴻海會持股四成,明年下半年會開始建廠。

 

在中東市場,鴻海也有所布局,預計明年下半年也會有電動車專案展開,劉揚偉透露,產品會是一款乘用車,不過細節專案要等日後確定,才能對外說明。

 

鴻海經過這兩年的打地基,劉揚偉預估,今年在車用零組件營收規模,將超過新台幣100億元,預估明年營收可望持續增加,但要真正開始賺錢,恐怕沒有那麼快。

 

「一個月最少要做到一萬輛的生產規模,年產量需要達到12~15萬輛,工廠才會開始賺錢。」劉揚偉透露,現在檯面上看到鴻海汽車事業的客戶,雖然都是以新創為主,他有自信的表示:「未來的客戶,非常有機會是非新創。」言下之意,跟車廠展開合作,腳步也近了。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6159/honhai-2021q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