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我們再來一台超跑好不好!」才在鴻海集團科技日展示3台電動車,MIH聯盟執行長鄭顯聰又拋出想像空間,強調未來連皮卡車也有機會。他的信心來自於「軟體定義硬體」,把微軟、Arm、趨勢科技等大咖合作夥伴找來秀戰力。
▲MIH展示重要軟體合作夥伴,包含Arm、微軟、趨勢科技都在內,特別的是還有台電。
MIH 今(20)日在E-Mobility Taiwan展會上首次發布「Open EV Platform」平台,並與夥伴共同展示合作成果,展示「安全平台、雲端原生系統開發平台、自動駕駛輔助系統 (ADAS) / 自動駕駛 (AD) 開發平台、V2G能源管理平台」等內容。目的是針對車用軟體開發建立更有效率、低門檻的開發標準,「類似手機應用程式」的開發環境。
MIH技術長魏國章笑說,大家可以回想一下2008年左右的手機應用程式商店,當時沒有任何人能說出現在的蓬勃發展情景,但透過Open EV Platform,有機會讓電動車領域長出一棟摩天大樓。目前看來,硬體夥伴就扮演了打地基的重要角色,而軟體業者將負責創造出「台北101」的樣貌。
▲MIH聯盟認為,電動車的未來將由軟體定義,包含自動駕駛、人工智慧、資安等方案將透過OTA(空中下載)方式持續升級。
何謂Open EV Platform?指的是「軟體定義汽車,兼容多種的硬體架構,而應用程序將兼容多個不同車型的底層軟體平台,更可透過雲端網路升級到下一代。」
鄭顯聰指出,MIH目前擁有約兩千個合作夥伴,其中80%是硬體商、20%是軟體公司。在電動車發展過程中,硬體是扮演「商品」(commodities)角色,讓大家自由選擇組合,但軟體能藉由OTA(空中下載技術,Over-the-Air)方式不斷升級,最終讓電動車成為智慧移動平台。
比方說,由鴻華先進在會展上推出的三款全新概念車,是以品牌客戶平台共享、費用共攤為原則,讓品牌客戶可以用較低的代價、更快的速度來將產品導入市場。鴻華總經理李秉彥表示,希望能持續進化規格成為聯盟夥伴依循的根據, 加速達成零件、次系統模組化和標準化。
由Arm發起、並由業界領先企業組成的專業團體(Special Interest Group,SIG)領導的SOAFEE,是由全新的軟體架構、開源的參考實作,以及兩個參考硬體平台組成,目前已被整合於 Open EV Platform 當中。
像是趨勢科技和微軟,則分別在資安與雲端基礎架構部分扮演要角。微軟除負責雲端基礎建設外,也和台電推出V2G服務,建立「電動車微電網應用服務及市集」 (Marketplace),目標是未來讓電動車成為台電電力交易平台的一環,化身彈性可供調度的輔助服務。
其中如裕電能源領軍的「V2G 能源整合管理解決方案」,是透過具有放電功能的電動汽車插上雙向充放電設備,搭配APP 提供「V2G」功能,將車輛電力回輸至高功率儲能櫃裡。應用情境是當區域性電力供應出現危急、需要大規模電量,可即時調度電力回送給電網。
▲鄭顯聰(右一)表示,他相信MIH打造的電動巴士能成為台灣巴士業者首選。
鄭顯聰強調,Open EV Platform將有兩個未來貢獻,第一是軟體開發業者未來不會被半導體底層架構卡住,非選擇特定晶片業者不可;第二,希望2年後上市的電動巴士能優先成為台灣約1.6萬輛巴士的汰換選擇,讓大眾運輸綠能化。
他說,現行離完全自動駕駛生活還有一段距離,像是「車與物」的對話溝通如何更順暢、不受干擾,但軟體能帶來的力量很強大,他希望短期內能鼓勵年輕人對這個產業有興趣,長期希望有機會帶動台灣GDP成長兩倍。
資料來源: 數位時代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5693/mih-open-ev-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