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劉美恩
近年在國際追求淨零碳排之趨勢下,電動載具、再生能源等應用市場隨之興起,採用寬能隙半導體材料將可有效提升其效能,其中知名電動車廠特斯拉在Model 3車款上採用碳化矽材料也被視為寬能隙材料的重要里程碑。

寬能隙兩大主流材料-碳化矽(SiC)、氮化鎵(GaN)材料因具備耐高溫、耐大電壓、低導通電阻等特性,可廣泛應用於高功率、高頻和高溫電力電子系統,已然成為功率電子產品應用的重要關鍵。根據Yole報告指出,碳化矽元件於2027年將從2021年的10億美元成長到63億美元,其中電動車為主要市場,且為了因應日益增多的電動車,勢必同時發展充電基礎設施及太陽能兩個市場,以追求淨零排放的目標。
高功率元件應用研發聯盟看見寬能隙半導體材料的應用前景,特於本月8號邀請重量級講者進行分享,由穩晟材料科技朱閔聖總經理分享碳化矽晶圓上游產業技術發展趨勢,國外碳化矽大廠已開始擴大8吋晶圓生產力,美、日、歐等國也先後投入大量資源整合佈局;鴻海研究院郭浩中所長帶領大家探究寬能隙半導體材料插旗電動汽車產業後,讓電動汽車續航里程更長、更便宜,車輛冷卻系統與快速直流充電站尺寸減小等優點;臺灣大學李坤彥教授剖析碳化矽功率元件特性及發展,碳化矽材料符合再生能源、充電樁、電動車、6G通訊傳輸等產業需求,可以提升效率、減少機電系統和散熱系統的體積和重量。
本場活動以全程遠端視訊直播方式,吸引逾200名產、官、學、研界半導體相關人員及學校實驗室學生共同參與,主辦單位也邀請觀眾於線上即時與講者進行互動,藉由雲端交流激盪出不同火花。
高功率元件應用研發聯盟表示,自2015年成立持續投入化合物半導體產業之推動,過去曾多次舉辦國內及國際研討會議及技術推廣活動,未來聯盟將持續推動功率電子產業發展,串聯化合物半導體上中下游產業,打造互生共榮的交流平台,積極提升臺灣前瞻科技能量。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35/6375863?from=edn_search_res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