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全球銷量最大的車廠,Toyota究竟如何應戰電動車時代一直是鎂光燈焦點。本週Toyota也宣佈將在2030年前在美國投資約3,800億日圓(約新台幣925億元),成立公司建設電動車電池工廠。

 

Toyota表示,他們計畫與同集團底下的豐田通商合作,在美國成立合資公司,出資比例為Toyota 90%、豐田通商10%,計畫從2025年開始運作,並在2030年前投資3,800億日圓開發及製造電動車電池,預計也會在當地創造1,750個職缺。

 

Toyota過去總是在電動車發展上慢人一步,去年底執行長豐田章男更砲轟電動車轉型被過度炒作,沒有考慮到一些地方能源依賴火力發電,產生能源過程依舊會排碳,且強硬轉型更會導致無數企業失去生計,面臨倒閉危機。

 

能源公投掀巨浪?高科技產業轉型之路何去何從?

 

但即使如此,這幾年Toyota仍逐步加大電動車相關投資,繼去年與Panasonic成立合資企業開發電池後,近日也宣佈在美國設廠製造電池,最初計畫將目標放在製造混合動力車電池上,並預告之後會再披露規劃的產能、詳細的業務結構的落址何處。

 

 

多方向發展電池,Toyota無法再忽視電動車浪潮

 

Toyota北美執行長Ted Ogawa表示,這次投資將有助於為美國消費者創造更價格親民的電動車。今年9月,Toyota曾公佈電動車業務發展的路線圖,並聲稱要將電池成本降低50%,並規劃將在2030年前投資超過1.5兆日元,這次在美國設廠的計畫,也是整體規劃之一。

 

Toyota目前正多管齊下發展電動車業務,並以有電動車心臟之稱的電池為關鍵目標,規劃的1.5兆日元裡,預估約1兆都會用於電池的開發與製造,他們期望2030年前將電池成本降低30%,並提昇30%效率,等同於同樣里程下成本降低了50%。

 

▲Toyota在今年開始加速發展電動車腳步,與各方合作投入電池研究,圖為Toyota今年4月發表的電動SUV bZ4X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Toyota將大舉建設電動車電池產線,2025年將建設10條新的電池產線,並在2026至2030年間每年擴增10條產線,在2030年時總計擁有70條產線,總產能達到約每年200GWh。

 

與Panasonic成立的合資企業Prime Planet Energy & Solutions(PPES),更設定目標要在2022年將電池成本大砍50%,並在2025年達到65%至70%的成本降幅。PPES總裁Hiroaki Koda表示,電動車普及的關鍵在於價格要足夠便宜,如果沒辦法滿足這個目標,他們就不會拿出來出售。

 

PPES最初是將目標放在混合動力車上,在混合動力車市場上擁有25%市占,不過現在轉移到了純電動車身上。

 

Toyota也在持續研發固態電池技術,這項技術擁有更高的安全性,且能量密度更高,能夠增加電動車續航力,該公司同樣目標在2030年前做出成果,並早在去年6月就打造出配備固態電池的原型車,持續進行測試當中。

 

各大對手擴廠增產電池,備戰電動車市場

 

另外,越來越多車企也都加強投資電動車領域,使得Toyota不能再違抗這股潮流。例如Toyota公佈赴美設電池廠同日,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Stellantis也宣佈攜手電池供應商LG Energy Solution建設電池工廠,目標2024年第一季啟用。

 

今年上半年通用汽車已宣佈與LG化學合作,斥資23億美元在美國田納西州開設第二家電池工廠;福特也傳出有意與SK Innovation合作,在美國設立新的電池工廠。在轉型之際,車廠與供應鏈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

 

 

▲在Toyota宣佈在美國設電池廠同時,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Stellantis也宣佈攜手LG新建電池工廠,傳統車廠發展電動車的腳步逐漸加速。

 

為了與其他車廠在美國競爭,Toyota近日還在美國發起遊說,希望政府撤回美國工會車廠的車可獲得4,500美元稅收減免的電動車補貼方案,由於該方案獨厚加入工會的美國車廠,受到絕大多數美國海外的車廠反對。不過同時美國也討論將給予在當地製造的電動車電池5,000美元的補貼。

 

美國也在今年8月喊出,2030年銷售的所有新車,必須50%是電動車,北美是Toyota最大的市場,在政府的推波助瀾下,無論如何Toyota都無法再置身電動車戰局之外,也在9月喊出目標2030年前包括混合動力車、氫能源車在內,其新能源車銷量能達到每年800萬輛(純電動車及氫能源車200萬輛)。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5673/toyota-ev-battery-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