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眾汽車(VW)與博世公司(Bosch)策略結盟,聯手成立電動車鋰電池工廠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報導,大眾汽車與博世於2022年1月18日公布合作意向書,將共同建置車用鋰電池製造、組裝與維修工廠。
大眾汽車與博世將在2022年底前,各派遣40名人員審視設廠可行性並準備成立合資企業,並盼未來在技術與製造成本上領先業界。實際上,博世自2018年起即著手評估設立鋰電池工廠之可行性,儘管在技術上可行,惟當時管理階層判斷成本過高,將導致公司承擔財務風險。未料電動汽車市場成長態勢較當時預估明顯,另由於疫情及全球物流不順等多重因素造成之瓶頸,使德國電動車鋰電池面臨供應安全風險。大眾汽車與戴姆勒集團(Daimler;賓士汽車所屬集團)已投資數十億元建立鋰電池工廠,以便降低對亞洲供應鏈依賴。另一方面,德國汽車製造商亦不斷向博世施壓,要求其改弦更張。
促成本次合作關鍵在於大眾汽車願與博世共同分擔財務風險,大眾汽車總裁Herbert Diess表示,汽車製造商具有製造車用電池的義務,亦應在財務上承擔可能衍生的風險。鑒於博世對於在集團內建立自有車用電池產線仍有所猶豫,未來合作模式可能由博世代管大眾汽車集團之鋰電池工廠。大眾汽車表示,藉由此次合作,歐洲鋰電池製造商將有機會運用專業與技術,發揮更大影響力。
依據德國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統計,鋰電池需求將由2019年約200吉瓦時(GWh),增加到2030年之2,000吉瓦時以上;另依據德國汽車工業協會預估,電動汽車將囊括超過60%之鋰電池需求(註:美國特斯拉公司於德國柏林近郊之「超級工廠」,將具有100吉瓦時之鋰電池製造產能)。此外,德國經理人雜誌(Manager Magazin)分析指出,德國汽車電池每年高達數十億元規模之市場,現階段主要由亞洲企業掌控(如中國寧德時代),不僅大眾汽車,其他汽車製造大廠亦甚為依賴亞洲鋰電池供應鏈。本次大眾汽車與博世宣布合作,可望為德國鋰電池產業在歐洲甚至全球車用電池版圖上,扳回一城。(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
資料來源:MoneyDJ 理財網,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13cf3af9-d95b-47ba-824d-959b18ac4e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