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屆台波(蘭)經濟合作會議線上/實體雙軌進行。圖/國經協會提供)

 

歐洲聯盟前瞻產業發展,綠能永續是唯一方向,歐盟成員國波蘭,掌握中、東歐地區製造生產鏈,兩相結合突顯出電動車市場深具開發價值,亦是波蘭政府的重點產業政策之一,台灣的電動馬達、電池芯、充電站及零部件等,互補波蘭生產需求。台波(蘭)經濟合作會議上,電動車的跨國合作成為議題,外加台灣提出以資通訊切入的軟硬體結合,聚焦於智慧城市的商機,都獲得雙方的大力支持。

 

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15日表示,「第17屆台波(蘭)經濟合作會議」受制於疫情影響,未能舉辦實體雙邊會議,但透過線上會議,一樣能促進台、波產業專家交流,雙方現場及線上參與貴賓超過100人,雙方互動氣氛熱絡。

 

國經協會表示,隨著歐盟及各國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各大國際車廠加速電動車產業未來佈局,波蘭政府重點項目之一是預定在2025年達到100萬輛電動車的生產目標,波蘭在發展電動巴士有豐富的經驗和成就,可望於2025年成為歐洲第3大電動巴士車隊的營運國家。智慧城市領域,波蘭也著重於交通系統,最常實施的解決方案包括:智能停車場、城市照明、即時交通監控、公共空間監控等,近來陸續推動數位化的智慧城市項目如: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相關創新。

 

本次會議的電動車議題,台方講者包括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及東元電機;波方則邀請波蘭商會電動車委員會和EvoBus Polska,會中雙方針對各自業務及電動車發展趨勢,分享台波供應鏈國際合作的可能性。智慧城市議題台波雙方分別邀請智慧城市公司、波蘭羅茲大學城市與區域管理系,以及波蘭軟體公司Stepwise擔任講者,針對台波智慧城市商機進行簡報與討論。

 

資料來源:中時新聞網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1215005701-260410?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