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政府車隊總共有高達 65 萬輛車,所產生的市場價值(例如:租車、購車需求)高達 42 億美元。
美國總統拜登於本週三簽署一項行政命令,目標讓美國政府在 2050 年實現全面碳中和。因此,政府將花費數十億美元購買電動車、將聯邦政府機關建築物升級,並利用公權力轉向潔淨能源。
根據 The Verge 報導,在計劃全面落實前,也會有過渡期。美國政府會先在 2027 年停止購買燃油車,而到 2035 年時,就得全面採用電動車。
如果美國能成功於 2050 年實現全面碳中和,到時碳排放可望降低 65%。此外,根據該計畫,聯邦政府機構建築物也預計在 2032 年降低碳排量 50%,並於 2045 年實現「淨零」(net-zero)。
為什麼選定 2050 年作為目標呢?因為近年科學家發現,如果要防止全球氣候災難,在 2050 年達到碳中和已經是最底線了。
以目前全球來看,美國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僅次於中國。原本美國在 2015 年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曾允諾,將在未來十年內把碳排量降低到 2005 年時的一半左右。
然而,由於前總統川普讓美國退出《巴黎協定》,還取消汽車排氣管碳排放的規定,導致美國之前在減碳政策上落後不少。相較之下,電動車政策本來就是拜登競選時的政見,正式上任後,也開始積極推動聯邦政府採購電動車。
根據美國聯邦總務署(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GSA)提供數據,統計至 2020 年止,美國聯邦政府車隊總共有高達 65 萬輛車,所產生的市場價值(例如:租車、購車需求)高達 42 億美元。而拜登的政府電動車計畫所帶來的大量公務電動車需求,恰好可接上過去幾年投資電動車的業者市場。
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法學教授 Sarah Bloom Raskin 指出,政府需求是重要的驅動力,就算尚未通過立法,採購官員對外發出的「訊號」(signal)通常也會驅動市場快速發展。
只是,目前全球晶片短缺也波及汽車半導體生產;因此,如果要實現拜登的公務電動車目標,相關業者可能仍得克服這個各行各業目前都困擾不已的難題。
核稿編輯:Mia
資料來源:INSIDE , https://www.inside.com.tw/